实验教学中心主要特色
1. 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实现实验教学观念“三转变”
中心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地方高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理工科实验教育思想,提出并坚持“突出创新、强化应用”的实验教学理念,实现实验教学观念三个转变: 实验教学理念由教师本位为主向学生主体为主转变;实验教学方式由单一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相结合转变; 实验教学环节由程序式照方抓药向启发式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式转变。
2. 优化重组,构建“三阶段、三层次、三平台、三基地”的立体交叉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中心对化学、化工、环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重组,构建了一种基于“三阶段、三层次、三平台、三基地”的立体交叉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中心“三阶段、三层次、三平台、三基地”的立体交叉实验教学体系
“三阶段”:按“基础-专业-实践”三阶段设置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基础阶段主要为四大化学基础实验,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基本科研能力;专业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如何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实践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三层次”:每个阶段按照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分别划分为三个层次。如基础阶段按“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专业阶段按“专业基础-设计研究-应用创新”三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实践阶段按“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设置实践环节。其中基础实验项目包括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强调基本技能及规范化训练。中心将化学化工基本操作提炼为40余项标准操作方法,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到全部掌握,并通过所有单项考核,才能进入下一层次学习;综合性实验项目强调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设计研究性实验项目强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平台”: 1、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以三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前沿研究课题带动学生参与科研、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在研究与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
“三基地”: 1、湖北省华烁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1年3月省教育厅批准立项);2、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2014年9月省教育厅批准立项);3、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湖北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2013年9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三基地均承担本科生的实习实训工作。中心以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培养学生,充分发挥三个省级基地在实践教学在地方高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为学生走进岗位、服务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基地”校企联合建设与培养模式还给了我们特色产业班学生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工业化中试实验,让学生利用工业化中试实验装置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设备与操作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教研互动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互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2009年,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整体并入江汉大学,大大加强了对本科生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力。以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融入产业技术的应用型及产业导向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班和环境工程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班,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合作。产业班依托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学科),采用“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集中师资力量,大力开展工程技术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秉承人才培养开放的思想,大量邀请企业专家走进学生课堂、开展讲座与座谈,介绍化工产业的最新进展,校企“双师型”教师的引入让学生看到了行业精英的榜样、让学生能够自己规划设计职业发展。这种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教学、科研、产业互动的模式强化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既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又为社会进步培养了适合的人才。目前已有2个以在校学生作为法人代表注册的创新创业公司:武汉九州造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艾迪创研科技有限公司。
4、通过“四结合”和“五统一”,完善“全方位开放、资源有效共享”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中心通过近几年来的大规模建设与经费投入,实验环境良好、实验设施先进、实验教学实现了“四结合”,即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工程项目结合、实验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实验室管理实现了“五统一”,即实验室建设统一规划、实验仪器设备统一购置、实验场地设施统一使用、实验教学内容统一安排、实验技术人员统一调配。确保“实验指导人员、实验场地、实验设备”三到位,确保为校内外师生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学生承担的研究性课题、各种竞赛等各类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场地和设备。这种“四结合”和“五统一”为高校实验室全方位开放、资源有效共享做出了有益的探索。